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5S咨詢公司概述:5S管理法的著眼點已不僅僅在于安全,而且擴展到環境衛生、效率、品質、成本、形象并將5S上升到文化層面。現在5S管理不僅局限于為制造業服務、其它領域的管理如學校、醫院乃至城市治理都可以啟用5S管理法則。
5S管理法則
一、5S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
1、整理:把一切不需要的工具、材料、設備或者文件和私人物品都從工作區域移開以免它們弄亂你的工作區域,妨礙和減慢你的工作,給人留下凌亂和工作馬虎的印象。
2、整頓:將工作中所用的各種材料、工具和文件進行組織、分類、整理好不隨意亂放、亂扔,以節省下次需要時尋找的時間和保證工作的有序進行。
3、清掃:保持工作環境的清潔以維護健康、安全和心情舒暢,從而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并給客戶、合作伙伴和領導留下干練能干的好印象,樹立好形象。
4、清潔:通過作業活動和工作的標準化制度化來規范工作怎樣做,計劃怎樣實施,從而維護良好的工作環境。
5、素養:指人人尊重和自覺遵守規則形成按規則和標準進行物件擺放,作業操作。正確的時間到達和離開,不在禁止區吸煙,不隨意走動、交談的行為習慣。
二、實施5S管理取得成功的企業
日本企業和效仿日本實施5S成功的企業如麥當勞、肯德基、魁克等快餐業和迪斯尼樂園都給別人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環境優美;通道上物品、車輛擺放井井有條:員工有標準的作業程序;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有很好的計劃和計劃執行;工作臺上保持低的產品庫存;產品嚴格標準化;不論是辦公場所,工作車間還是儲物倉庫或服務臺。企業內從地板、墻面、窗戶到天花板,處處體現亮麗、整潔、簡約、舒爽的工作環境;員工工作態度嚴謹而富有熱情,生產配合流暢、井然有序給人們整體高效率、高素質的感覺。
這一切應歸功于5S管理。但5S效應對實施5S管理成功企業來說不僅停留在作業環境的優化甚至成本的降低更具有的意義是實施5S帶來的由人員素質的提高與包括環境、成本優化在內的企業品質、品牌效應合力而成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三、實施5S管理對企業的真正意義
很多企業都在效仿日本工廠實施5S管理并獲得,成功但并不是每個企業都是那么幸運的也有許多企業在實施旅失敗了或者在實施5S過程中遭受很多挫折。
在這些失敗的案例中,他們沒有真正認清5S管理的本質。5S對于企業管理來說應該不僅是一套管理法則和標準要求,或只是一些具體的整頓、清潔行為。它對企業管理來說應該有一個更深層的理解,這包括:
1、5S管理應該是一套完整的精益管理系統和管理方法。
5S管理以過程性、權變性和系統性基本管理理念為戰略性指導思想,結合TPM(全員管理)、TQM(全面質量管理)、JIT(準時生產)、團隊管理和工ISO9000質量體系構成具有完善管理理念和標準的一整套系統管理體系和方法。在這套管理體系和方法中,5S管理是TPM、TQM和JIT完善實施的基礎前提和重要保證,同時5S管理的實施必須以顧客需求、準時生產為驅動而引入團隊管理來實施。
2、5S的實施過程是一場人員素質改造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場環境改造工程。
對于實行5S管理的企業來說,5S管理法則應代表企業的一個基本價值觀、理念深植員工意識中,這一點體現在5S管理中的素養中,而充分意識到將5S管理上升到文化理念這一層面對于保障5S管理實施成功有一定現實意義。
沒有實施5S管理的企業,大多都難免出現職場臟亂現,如垃圾隨處可見;零件、設備、辦公用品伴隨一些雜物、私人物件亂擺亂放;油漬、污漬隨地都是;通道狹窄;車間、設備布滿灰塵,顯得雜亂不堪;員工作業拖拉、無序,服裝、儀容不整,并經常隨意走動等。所有這些現象實質體現企業員工不良工作作風和工作習慣。而要改變這一切也正意味著一場嚴峻的改變人們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的文化變革。
說“嚴峻”,是因為企業固有工作作風和習慣往往制約著人們革新。當我們要摒棄一些東西的時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哪怕那些該摒棄的東西有百害而無一益。人們對過去的生活方式墨守成規而難以改變,這是人類所共有的本性。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我們常常很危險地接近于一種“無法被感動、看穿了一切、得過且過”,的狀態。
3、5S管理的推進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是短時間就能成功的。
實施5S管理不僅要了解5S管理中前4個S的要點和具體做法,(如要求是什么,標準是什么等),更重要的是理解5S管理中的第五個S。實施5S從改變人們的現有價值觀做起,將5S管理做為一種價值觀念深植員工思想意識中。只有將5S管理變成員工共同認同的文化理念,使他們積極投身到這場創新變革運動中來,5S管理才能產生持續引導員工行為的作用。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