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新益為6S管理公司概述:6S管理是由5S現場管理發展而來的。5S現場管理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現場將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要素進行有效管理,它針對企業中每位員工的日常行為方面提出要求,倡導從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員工都養成事事“講究”的習慣,從而達到提高整體工作質量的目的。
6S現場管理
一、管人:
6S管理理念認為管人單純的靠權力去制服是最低級的手段,也是無聊乏味的管理模式。
根據21世紀的現代年輕人愿望和目標,他們不僅僅只是為了掙錢而選擇在工廠上班。更多是希望能學到技術和經驗,將來有一個發展的機會。所以6S管理人員必須以培訓人的作業技術為重點,合理的工作分配為核心,提高質量和效益為目標,來創建一個有競爭、有活力的工作環境穩住人心。
1.6S管理之技術的培訓流程:
認識材料和工序名稱(所用的原材料的名稱和用途、外觀特征。此工序的范圍和名稱表達,最好是閱讀作業指導書的內容,若沒有作業指導書則只能口頭講解。)
品質重點的說明(最好是以不良實物說明或者實際操作模式講解,即手法指導:這樣做容易出現不良,而另一種方法會減少不良。著重的能否在操作過程中既能馬上發現不良又能預防不良,所謂6S管理中防呆的措施是最有效的品質保障。)
實際操作的觀察(員工在操作時,應注意其手動的方向和方式,物料擺放位置是否順手?坐立的高度是否適宜?其作業活動的空間是否適當?使用的工具或設備有否異常?)發現不正確立即指出并糾正,這些都是可以通過6S管理來實現。
檢查員工所做產品的質量狀況:無異常則需表楊,有不良則要說明原因和修改方法。更重要的是必須講解如何預防再發。同時再次指導作業方法和注意事項所在。(最好是實地操作示范給員工看)
員工再次實際操作:類似注意以上問題。
再次檢查品質狀況:有異常再教導直至無不良且動作方法正確為止。僅管一次性教會的動作但并不代表就不會再有不良存在,所以6S管理專員還要不定時對員工所做產品品質進行檢驗和數量的跟蹤。不斷的指導、糾正、跟蹤才能加深有體會和理解!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天才”!
2.工作分配的技巧:
掌控本部門的工作量和內容:(今天我們要做些什么?有多少數量?何時要完成任務?機器設備和材料是否齊全?)通常的辦法用表單記錄。依6S管理中5W1H的方式做好產前的計劃:什么事?在哪里做?什么人做?什么時候做?用什么方法做?為什么?通常是以能者“多勞”的辦法來調整生產平衡。(對于能者管理干部要在口頭上多表揚和鼓勵,當然在薪資上也要一些必要的獎勵。)聰明能干的人做難度高的工序,比較遲鈍的人則做簡單的工序。新員工先從簡單工序做起。整體工序安排人員定位時,6S管理干部則要來回巡視是否有工作量不平衡之處?有則及時調整,(增加人或者調換人員)絕不能等有急壓時才知道這樣安排是不合理的問題。當然也要留意每個人作業的手法是否正確?機器、工治具操作時是否正常?有異常則要及時反應并處理,同時也要提示員工反應問題并共同想辦法解決。(有時員工的方法是最實在也很有效,必竟他們是每天都在訓練和操作,自然就熟練生巧了。)其實一些細節上問題往往是員工比干部了解多!
3.6S管理提高質量和效益:
有了良好的質量才會產出真實的效益!品質控制的重點有4要素:
a. 原材料的品質無異常和工程圖面的準確性。
b. 作業方法的正確性。
c. 機器設備、治工具的正常性。
d.員工自檢能力和品質意識的培養。
管理干部每2小時必須要抽查員工所作的產品品質,并及時分析不良原因和解決隱患。不良品要求及時返修。
配合品管人員對產品品質改善的建議和對品質追蹤效果的核實。
產能目標的制定:根據標準工時計算標準產量。若為新產品作業則根據員工實際作業的平均數量來制定初期的目標和持續的增補目標。激勵員工達成目標的最好辦法是提前完成任務可以提下班或者提高獎金額。
產能的跟蹤:有計數器的工序每2小時記錄產能,手工作業之工序以單位(每把或每箱為10、15、20、50、等整數的放置)數量記錄在筆記本上。(最好是采取后工序記錄前工序的產能)真實的數字更能說服人心!
二. 6S管理中關于機器設備和工具的管理:機器設備和工具是產出效率的根本,所以機器的保養和工具的保管是必不可少的要求。
每天要定時清潔機臺、上油,特別各電源開關的使用功能檢查要落實。并填寫相關的保養記錄表,以備查核日后異常事項。(最好是把每臺機器分配到員工個人負責,在每個機臺上編號并貼上保養人的姓名。干部每天定時檢查即可。)
治工具需編號并放置于固定的區域。最好是由專人管理,生產領用時需做記錄,退回時做簽收檢查是否有損壞異常,有則立即進行修理,6S行跡管理也是重要的手段。
在制品各工序的標示和擺放要嚴格落實,否則很容易混亂。每箱或每框內必須放流程卡、箱或框子外要標出作業狀況:例如原材料、半成品、已測試品、待測試品等標示牌。
下班時,工作現場要及時清理干凈,將材料擺放于規定的位置,嚴格區分良品和不良品。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